生产队

那个时候不分田到户人民公社到七五年以后一样吃饱饭一年比一年好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每每想起这句话,我总会想起那个年代。我是60后,今年60多了,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年轻时总觉得日子过得太慢,盼着快点长大。可现在一回头,才发现时间就像村头那条小河里的水,哗啦啦地就流走了。

生产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田 高级社 初级社 2025-03-20 21:12  15

从回乡农民到兵团战士——我的两次知青经历

当年,我是68届高中毕业的回乡知识青年,年轻有为,深信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可以大有作为。1968年10月,我拿到了一张用蜡纸刻写、印得不很规范的浅红色高中毕业证书,告别教书育人的美丽校园,告别各奔东西的同窗同学,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踏上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

农民 知青 生产队 兵团 兵团战士 2025-03-19 10:31  16

生产队那个年代(143)—生产劳动:平秧田

人们印象中,传统农业是一种粗放式生产,再加上大集体时代劳动组织与管理体制特点,所以想当然地认为,在农村生产队,社员们的农业生产,大都是些粗活、笨活、脏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也就可以随意和无序,跟技艺和精致扯不上边,其实,这种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在六七十年代,有

生产队 牛拉 秧田 田面 田平 2025-03-19 01:24  13

农村往事:大锅饭

我迷迷糊糊从热被窝钻出,穿上打补丁的棉袄。母亲早已在厨房忙碌,往灶膛添柴,火光照亮她满是皱纹却坚毅的脸。“快点儿,一会儿去晚了可就没好活儿干了。”母亲边说边塞给我一个干巴巴的窝窝头。

粮食 农村 咸菜 生产队 窝窝头 2025-03-07 16:24  14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的农民,晚上的活动竟然这么丰富

我仿佛能看到夕阳西下,劳累一天的农民们陆续回到大队,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汗水的味道。那间挤满了人的记工点,充满了喧闹和人情味,每个人都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工资”——工分。记工员认真地记录着每个人的劳动成果,这小小的数字,关系着他们一家人的生活。

电视剧 农民 生产队 妇女能顶半边天 工分 2025-03-17 05:30  14

社员好多愁,提留愁白头,生产队岁月有多少难以忘却的艰辛?

摄影文学随笔札记:顺口溜道尽了社员的心酸:社员好多愁,计划生育和提留,隐藏着社员们不为人知的生活困境。计划生育以雷霆之势推行,社员们感受到带来的压力。面临的是罚款。在收入微薄的生产队时期,无疑是一座沉重的大山,提留在实际操作中,标准并不是合理透明。沉重的提留负

随笔 岁月 生产队 华康 计划生育 2025-03-13 23:00  15

别被误导!生产队和现在生活,集体绝对不比单干差

最近,我在和一些长辈聊天的时候,听到了一种很奇怪的说法。有人觉得拿四十年前的生产队和现在的生活相比,就能证明集体不如单干。当时我就觉得特别荒谬,心里忍不住想,这两者真的能这样简单对比吗?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决定好好探究一番,今天就来和大家唠唠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养老 生产队 公共事务 杜润生 灌溉渠 2025-03-06 15:10  15

生产队大锅饭香,暖冬里的温情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广大农村兴起了生产队大锅饭的模式。生产队将整个村庄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统一调配,社员们集体劳作,从播种、耕耘到收获,都按照统一的安排进行。大锅饭则是在公共食堂里,由专人负责做饭,全体社员一起吃饭,这种方式旨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生

暖冬 生产队 阿福 火盆 柴垛 2025-03-12 21:49  14

油榨坊和油匠二叔

当年,生产队的油榨坊和我的老家仅一堤之隔。我们这里的油榨有响榨与压榨之分,几个人一起不断撞击大木楔挤出油来的是响榨,一个人吊起大石压出油来的为压榨,我队的属压榨。因压榨承载两头共六砣大石靠两根粗大结实的长木杠,占地面积大。生产队开会评工分在这里,也是创收的重要

生产队 尹忠 油匠 油榨坊 王堂 2025-03-12 16:09  15

大集体往事:贫农的儿子

当兵入伍,保家卫国,是无数中华儿女的梦想。大集体时代,参军入伍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更是一种深刻的政治身份象征。军人的待遇与社会地位既受到国家政策的保障,又被深深打上阶级烙印和集体主义时代的烙印。

生产队 贫农 富农 气少 基本口粮 2025-03-12 00:29  14